• 地方人大干部要努力提振精气神

  • 发布日期:2017-09-01 09:12 信息来源: 陕西人大网浏览次数: 字体:[ ]
  •            新常态下,地方人大干部要努力提振精气神,全力比学赶帮超,树一流形象,创一流业绩,把自己的“一亩三分地”经营好、发展好。

        精气神是什么?“树活风雨土,人活精气神”。所谓精,可以理解为精诚所至、金石为开,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不精不专,工作中就会说外行话,办外行事,就会“腹背受敌”,很难打开局面。所谓气,可以理解为有志者事竟成。立了志,工作就有了目标,再高的山,再难的坎,都可以甩开膀子,卸下包袱使劲干,干事才会有气度、有气场、有气势。所谓神,可以理解为凝聚人心的能力,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人,同心协力干事创业。一句话,有了精气神,必然心有所属,事有所成。

        如何提振精气神?地方人大干部要不断提升精气神,不为噪音所扰,不为名利所累,撸起袖子加油干,才能实现人生最大价值。一要讲岗位,调心态。对一些同志来说,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是最后的一站,也是重要的一站,更是闪光的一站。然而长期以来,一些同志被社会上一些错误言论所扰,认为人大常委会是敬老院的机制,疗养院的改版,来人大常委会工作是人生走到了尽头,再不能大展拳脚,轰轰烈烈干事了,于是减少了锐气,增加了暮气,满足于一天到晚稀里糊涂混日子。这种思想绝对不可取。和以前相比,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岗位不同了,但责任是一样的,根本不存在前锋和后卫的问题。职责和使命要求每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身站一线,心在一线,标准一线。《地方组织法》明确规定: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5项,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14项,每一项职权都关系着群众的幸福安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各级党委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定或意见,人大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。同时,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务必清楚,心态不正,思想偏执,出语伤人,势必把人大常委会工作演绎成给人寻事、找茬,影响工作实效,损害人大形象。“在哪个山头,唱哪支山歌。”既然到人大常委会工作了,就要静下心,安下身,扎下根,不忘初心,祛除一切杂念,有力地支持“一府两院”依法行政、公正司法,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人生也必然会更加出彩。二要讲法治,重学习。“敏而好学是善政之本,学以致用是理政之道。”虽然说人大常委会工作是印版活,按部就班,但其法律性、程序性特别强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定要要善于从法治层面思考问题,在法治框架内推动人大工作。比如: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一切决定或决议,都必须依照法律程序,经集体讨论,通过会议表决,得到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的赞成,才能获得通过。工作中,每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必须遵守法律,严格依法办事,既要监督到位,又不得越权包办,这就要求每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务必加强学习。“以其昏昏,焉能使人昭昭”。不学习,审议就可能说外行话,无的放矢;不学习,监督就可能闹笑话,头疼医脚;不学习,讲问题就可能是吹毛求疵。因此,务必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,一种精神追求,牢固树立认真学习,勤奋学习的理念,始终保持一种紧迫感,饥渴感,全身心抓好自身学习。也只有不断学习,强行充电,才能在各种选择和被选择中不落伍;在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前不束手;在审议讨论时对答如流,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,实现人生价值。三要讲政治,守规矩。“讲政治、守规矩”犹如车之两轮、鸟之双翼,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不讲政治,只守规矩,就像“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”,思想就会失去方向,工作就会缺乏动力,守规矩就无从谈起。只讲政治、不守规矩,就像断线的风筝,不受束缚,漫无目的飞行,必然拉开与群众的距离,讲政治就会成为空谈。只有既讲政治,又守规矩,才能更好地为党分忧、为民尽责,为国尽力。否则,就会像一盘散沙,步调不一,秩序混乱,很难形成风正、气顺、心齐的工作氛围。

        任何地方,干事有了精气神,才能把事真正干好,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硬道理。

  •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  • 上一篇:地方人大代表要做到“三讲”“三争”“三发”
    下一篇:人大代表要争当追赶超越的“排头兵”